2021 - 08 - 10
跟大家一樣,早前筆者一直沉醉在東京奧運賽事之中,緊貼港隊運動員參與的賽事。今屆一眾香港選手的成績相當優秀,尤其是當看到「劍神」張家朗、「女飛魚」何詩蓓、香港女子乒乓球團隊、空手道代表劉慕裳和車神李慧詩勇奪獎牌,特別教人振奮!
在疫情肆虐下,運動健兒仍然不畏困難,向著目標奮鬥不懈,其志可嘉。事實上,選手們能夠有如此純熟而高超的技術,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堅持和汗水,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除了靠個人努力,一系列專業的支援服務也功不可沒,當中涉及體適能、運動營養、運動心理諮詢及運動恢復等,協助他們進行有系統及科學化的訓練,才能在世界一級的賽事上發揮最佳水平。
近來香港運動風氣漸盛,一般人雖然難以有奧運級的專業指導,但借助一些科技小工具,我們也可以提升運動時的效率及安全性。例如現時有保險公司不止為客戶提供傳統的保障計劃及財富增值服務,亦關注到客戶的體態健康,故提供一站式的健康手機應用程式 ,協助用戶從運動、飲食及健康生活資訊各層面來提升個人健康水平。
這類針對個人健康的手機app可連接穿戴式裝置,協助用戶輕鬆記錄個人健康資料,包括每日步數、步行距離、活動時間、卡路里消耗、心跳率、睡眠時間,以至游泳及踏單車的距離等。讀者或會對這些基本功能不感意外,但它還可充當你的「訓練Buddy」— 只要利用手機鏡頭即時拍攝自己的運動姿勢,系統便會自動分析用家的動作,並提供即時指導,提示用戶以正確的姿勢安全地完成相關訓練,從而減少受傷機會。
不少追求體態健康的人士都有記錄飲食的習慣,然而網上的選擇有所規限,令人花多眼亂。上述提及的手機app同時結合飲食管理,用家可以手動輸入或拍照來記錄每日進食的食物,讓系統自動估算所攝取的卡路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含量。用戶同時可自訂健康目標,當中先進的AI功能,更可根據用戶的偏好建議飲食餐單,配合個人的運動習慣及每日的卡路里消耗數據,一站式地以科學計算方法協助提升整體健康管理效率。此外,用戶亦可於手機app獲取健身建議、閱讀健康文章及瀏覽運動短片等,成就健康人生。
奧運除了為我們帶來一幕幕熱血沸騰的場面,也有助提升市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雖然我們不是專業運動員,但多得科技的進步,如今我們只要一機在手,也可以從實踐及獲取資訊的層面,全方位地提升個人健康水平。
(本文於2021年8月10日刊於《經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