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08 - 01
上月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在近5萬名考生當中有超過1.7萬名考生考獲「3322」,符合本地大學入學門檻。有些同學則選擇負笈海外升學,藉此體驗與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和學習氛圍。
身為母親,筆者深明家長們都希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資源,教育更是毫不吝嗇。如果子女有意負笈海外,即使升學和生活費用不菲,只要是家庭財務負擔能力之內都會盡量安排。此外,家長還要照顧子女在外可能遇到的突發狀況,例如子女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意外受傷、住所因天災而遭破壞或遇上學校突然停課等,若欠缺適切支援,定當徬徨失措,而家長亦只能夠遠遠擔心,難以即時飛往當地處理。
筆者曾聽說一些家長誤以為替子女購置旅遊及醫療保險,就等於為留學的子女提供適切支援。事實上,它們不能代替留學保障計劃,而保障範圍更是大相逕庭。以旅遊保險為例,無論是單次行程或全年計劃,多數都設有每次離港最長日數,一般介乎90日至180日,因此並不足以保障長期於海外的留學生。
另外,即使部分國家如英國及澳洲會要求留學生購買當地醫保,但如香港公立醫院般,當地醫療系統亦需要預約輪候,同時只保障當地發生的傷病意外,並不包括回港短期渡假期間的醫療保障。若留學生不幸患上嚴重疾病,當中所牽涉的醫療費用亦是不菲,也未必可以於短時間找到最適合子女的醫療方案。
筆者認為,專為海外留學生而設的保障計劃更能為他們提供及時援助,皆因它集旅遊、意外、學費、自選醫療支援保障於一身。當中專為留學生而設的學費保障,包括因受保原因中斷學業時賠償不可退回的預繳學費,及因受保人父母或監護人遇上受保事故時,代其支付尚未繳付的學費,務求令升學計劃不會馬上中斷。
此外,家長亦可留意保障範圍,例如保費會否因子女到美加地區升學而有所提高;又或若受保人於留學期間做實習、到不同國家旅遊、挑戰一些「上山下海」的運動如滑雪、水肺潛水、熱氣球、降傘等,甚至遭遇可怕的綁架及恐怖主義襲擊,會否提供相關保障。若準備送子女到海外升學,8月份是時候計劃留學事宜了。一份全面且貼心的保障能照顧留學生需要面對的突發狀況,家長為子女計劃將來之前,不妨同時為目前也作更周詳的安排。
(本文於2023年8月刊於《ET Net》)